- 孟如月;张瑞丰;
熵是反映动力系统复杂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量.本文研究了平均意义下的动力系统的性质,对于最大平均度量,引入了Bowen维数熵以及测度下局部熵的概念.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在最大平均度量下,Bowen维数熵依然可以由测度下局部熵估计.
2021年04期 v.37;No.21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如月;张瑞丰;
熵是反映动力系统复杂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量.本文研究了平均意义下的动力系统的性质,对于最大平均度量,引入了Bowen维数熵以及测度下局部熵的概念.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在最大平均度量下,Bowen维数熵依然可以由测度下局部熵估计.
2021年04期 v.37;No.21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晓丽;
亏格是代数曲线的重要不变量.文章给出计算一类平面代数曲线亏格上界的符号-数值混合算法.首先通过数值稳定的符号-数值混合算法把代数曲线的定义多项式系统约化到几何对合形式,然后考察奇点的性质.如果曲线的奇点是寻常的,那么由奇点的重数可以计算出代数曲线的亏格;否则算法仅给出亏格的一个上界.
2021年04期 v.37;No.21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晓丽;
亏格是代数曲线的重要不变量.文章给出计算一类平面代数曲线亏格上界的符号-数值混合算法.首先通过数值稳定的符号-数值混合算法把代数曲线的定义多项式系统约化到几何对合形式,然后考察奇点的性质.如果曲线的奇点是寻常的,那么由奇点的重数可以计算出代数曲线的亏格;否则算法仅给出亏格的一个上界.
2021年04期 v.37;No.21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荣;
基于二阶锥权互补函数,将二阶锥权互补问题转化为一个方程组,运用非精确非内点连续化算法求解该方程组.该算法能以任意点作为初始点,且每次迭代时至多求解一个方程组.为节省算法求解方程组时的计算时间和内存,将非精确牛顿法引入到算法中.在适当假设下,证明了该算法是全局与局部二阶收敛的.最后数值实验表明了算法的良好性能.
2021年04期 v.37;No.216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荣;
基于二阶锥权互补函数,将二阶锥权互补问题转化为一个方程组,运用非精确非内点连续化算法求解该方程组.该算法能以任意点作为初始点,且每次迭代时至多求解一个方程组.为节省算法求解方程组时的计算时间和内存,将非精确牛顿法引入到算法中.在适当假设下,证明了该算法是全局与局部二阶收敛的.最后数值实验表明了算法的良好性能.
2021年04期 v.37;No.216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莉莉;
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合作"的学习模式,整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围绕一个由教学目标制定的学习任务,合理进行分工,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互联网上的资源,通力合作、相互启发、相互讨论,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在常微分方程课程的教学之中,引入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还能加强利用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2021年04期 v.37;No.216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莉莉;
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合作"的学习模式,整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围绕一个由教学目标制定的学习任务,合理进行分工,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互联网上的资源,通力合作、相互启发、相互讨论,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在常微分方程课程的教学之中,引入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还能加强利用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2021年04期 v.37;No.216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琳;杨晓梅;聂麟飞;
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在新疆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院校后,对本科数学教学进行了诸多改革.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根据西部地区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最后融入思政教育,传递家国情怀,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
2021年04期 v.37;No.216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琳;杨晓梅;聂麟飞;
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在新疆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院校后,对本科数学教学进行了诸多改革.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根据西部地区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最后融入思政教育,传递家国情怀,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
2021年04期 v.37;No.216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春蕊;郑宝东;杨瑞智;
以东北林业大学本、硕两阶段"生物数学"系列课程的整体改革实践为例,针对数学本科专业和数学硕士点学科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通过构建"理论学习—专题研究—课外研讨班"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教学法实践,探讨了如何以生物问题为背景,构建"问题—建模—求解"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搭建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平台的问题,以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目标.
2021年04期 v.37;No.216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春蕊;郑宝东;杨瑞智;
以东北林业大学本、硕两阶段"生物数学"系列课程的整体改革实践为例,针对数学本科专业和数学硕士点学科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通过构建"理论学习—专题研究—课外研讨班"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教学法实践,探讨了如何以生物问题为背景,构建"问题—建模—求解"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搭建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平台的问题,以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目标.
2021年04期 v.37;No.216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史永堂;雷辉;李佳傲;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新时代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专业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凸显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图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价值.以研究生图论课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将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2021年04期 v.37;No.216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史永堂;雷辉;李佳傲;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新时代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专业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凸显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图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价值.以研究生图论课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将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2021年04期 v.37;No.216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金玲;徐尔;孙玉华;
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质量,以《运筹学》教学中的一次关于共轭梯度法的课堂讨论为例,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围绕关切点,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头脑风暴等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不仅让学生掌握共轭梯度法的迭代步骤,学会审视方法的优劣,而且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想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和追求优而更优的创新思维方式.同时,指出了高素质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2021年04期 v.37;No.216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金玲;徐尔;孙玉华;
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质量,以《运筹学》教学中的一次关于共轭梯度法的课堂讨论为例,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围绕关切点,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头脑风暴等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不仅让学生掌握共轭梯度法的迭代步骤,学会审视方法的优劣,而且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想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和追求优而更优的创新思维方式.同时,指出了高素质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2021年04期 v.37;No.216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郑修才;黄宗媛;吴臻;
首先阐述了模糊集合、粗集合与P-集合(P=Packet)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其图形的直观表示,此三种集合在本文中将简称"新集合".然后介绍了新集合与有限普通元素集合的关系,介绍了新集合的简单应用.教学实践表明,将这些新集合概念渗透到基础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研究开发能力具有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
2021年04期 v.37;No.216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修才;黄宗媛;吴臻;
首先阐述了模糊集合、粗集合与P-集合(P=Packet)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其图形的直观表示,此三种集合在本文中将简称"新集合".然后介绍了新集合与有限普通元素集合的关系,介绍了新集合的简单应用.教学实践表明,将这些新集合概念渗透到基础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研究开发能力具有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
2021年04期 v.37;No.216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泽文;胡康秀;刘唐伟;
我校数学类专业长期以培养数学建模为核心实践能力,坚持以培养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和科学计算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在这一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算法与软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三层两纵"互为交融的建模与计算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十余年的培养实践,结果表明该体系在我校数学类本科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成效显著.
2021年04期 v.37;No.21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泽文;胡康秀;刘唐伟;
我校数学类专业长期以培养数学建模为核心实践能力,坚持以培养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和科学计算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在这一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算法与软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三层两纵"互为交融的建模与计算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十余年的培养实践,结果表明该体系在我校数学类本科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成效显著.
2021年04期 v.37;No.21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兴侠;郭琦茹;林楠;
高等数学是高校课程体系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从"教""学""管"三个角度分析了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26个因素对本科生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在教学因素、管理因素、个人因素三者中影响最大,个人因素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影响最为显著.
2021年04期 v.37;No.216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1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潘兴侠;郭琦茹;林楠;
高等数学是高校课程体系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从"教""学""管"三个角度分析了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26个因素对本科生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在教学因素、管理因素、个人因素三者中影响最大,个人因素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影响最为显著.
2021年04期 v.37;No.216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1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连高社;陈小彪;
针对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将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五类,每一类又包含多个具体影响因素,根据各层次间的关系,建立层次分析法模型,探讨各因素对大学生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路径和路径系数,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高等数学教学成效的建议和措施.
2021年04期 v.37;No.216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连高社;陈小彪;
针对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将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五类,每一类又包含多个具体影响因素,根据各层次间的关系,建立层次分析法模型,探讨各因素对大学生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路径和路径系数,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高等数学教学成效的建议和措施.
2021年04期 v.37;No.216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纪影丹;谭文;
在线性代数中,特征向量在矩阵的对角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一个引例出发,证明了:一个矩阵与对角矩阵可交换当且仅当它可以用以特征向量为列向量的两个矩阵表示.做为推论,如果对角矩阵对角线上的相同元素在相邻位置,那么与其可交换的矩阵只能是准对角矩阵.
2021年04期 v.37;No.216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10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纪影丹;谭文;
在线性代数中,特征向量在矩阵的对角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一个引例出发,证明了:一个矩阵与对角矩阵可交换当且仅当它可以用以特征向量为列向量的两个矩阵表示.做为推论,如果对角矩阵对角线上的相同元素在相邻位置,那么与其可交换的矩阵只能是准对角矩阵.
2021年04期 v.37;No.216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10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建华;吴霞;卢伟;
针对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中概念众多、学生理解概念困难的现象,提出了表征学生概念理解的标识,分析了影响学生理解的因素,指出了建立良好概念印象对于理解概念的重要性,对课程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2021年04期 v.37;No.216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建华;吴霞;卢伟;
针对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中概念众多、学生理解概念困难的现象,提出了表征学生概念理解的标识,分析了影响学生理解的因素,指出了建立良好概念印象对于理解概念的重要性,对课程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2021年04期 v.37;No.216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陈建华;王思雨;
数学试题是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一道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为例,在探究其解法的基础上寻根觅源,并依据TIMSS 2015和PISA 2015测试模型,从数学教学评价的角度进行解读.
2021年04期 v.37;No.216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建华;王思雨;
数学试题是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一道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为例,在探究其解法的基础上寻根觅源,并依据TIMSS 2015和PISA 2015测试模型,从数学教学评价的角度进行解读.
2021年04期 v.37;No.216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陶蕊;李春艳;
通过引入广义K-框架和广义K-原子系统给出了Hilbert空间上有界线性算子K的值域的一种新的重构方式.广义K-框架是Hilbert空间中广义框架和K-框架概念的一种新的推广.为了建立基于广义K-框架的元素重构理论,广义K-对偶对和广义逼近K-对偶对的概念被引入.此外,广义K-框架和广义K-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广义K-对偶对的存在条件以及广义K-对偶对和广义逼近K-对偶对之间的联系等问题被深入地讨论和研究.
2021年04期 v.37;No.216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陶蕊;李春艳;
通过引入广义K-框架和广义K-原子系统给出了Hilbert空间上有界线性算子K的值域的一种新的重构方式.广义K-框架是Hilbert空间中广义框架和K-框架概念的一种新的推广.为了建立基于广义K-框架的元素重构理论,广义K-对偶对和广义逼近K-对偶对的概念被引入.此外,广义K-框架和广义K-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广义K-对偶对的存在条件以及广义K-对偶对和广义逼近K-对偶对之间的联系等问题被深入地讨论和研究.
2021年04期 v.37;No.216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雨婷;朱子建;赵瑞;陆彦;魏俊潮;
基于正规矩阵的良好性质,做出合理推广,引入了2-正规矩阵的概念,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构造相应的矩阵方程在给定集合中有解来刻画2-正规矩阵,给出了2-正规矩阵的3个充分必要条件.
2021年04期 v.37;No.216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雨婷;朱子建;赵瑞;陆彦;魏俊潮;
基于正规矩阵的良好性质,做出合理推广,引入了2-正规矩阵的概念,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构造相应的矩阵方程在给定集合中有解来刻画2-正规矩阵,给出了2-正规矩阵的3个充分必要条件.
2021年04期 v.37;No.216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雅恬;刘世凤;张亚南;
利用Zeilberger算法证明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公式,并推导出m阶矩;研究一类含有二项式系数的和式,并得到一个恒等式.
2021年04期 v.37;No.216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雅恬;刘世凤;张亚南;
利用Zeilberger算法证明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公式,并推导出m阶矩;研究一类含有二项式系数的和式,并得到一个恒等式.
2021年04期 v.37;No.216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耕滔;谢子康;
为了探究乘方的指数与其幂的位数的关系,定义了几个有关的新概念,并且证明了两个关于乘方以及进制进位的定理,由此建立起关于乘方以及进制进位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进位理论中判定乘方的指数与其幂的位数是否存在周期规律的判别法,以及进位规律的求解法和四条相关的性质.
2021年04期 v.37;No.216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耕滔;谢子康;
为了探究乘方的指数与其幂的位数的关系,定义了几个有关的新概念,并且证明了两个关于乘方以及进制进位的定理,由此建立起关于乘方以及进制进位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进位理论中判定乘方的指数与其幂的位数是否存在周期规律的判别法,以及进位规律的求解法和四条相关的性质.
2021年04期 v.37;No.216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